本報記者 孟珂
10月20日,全國股轉公司與首批18家區域性股權市場簽署監管合作備忘錄,三四板制度型對接機制正式落地。中國證監會公眾公司部副主任、一級巡視員商慶軍在會上表示,本次簽約是多層次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建設工作的新起點。區域性股權市場應充分抓住本次制度型對接發展機會,用好用足綠色通道和公示審核兩項機制安排,輸送更多優質企業到新三板掛牌。
8月4日,全國股轉公司發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開轉讓并掛牌審核指引-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型企業申報與審核(試行)》,明確了四板企業申請新三板掛牌的兩種便利機制,為以專精特新為代表的創新型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提供了更加豐富、便捷的路徑。一是開通綠色通道。二是實施公示審核。
本次簽約儀式,全國股轉公司與浙江、寧波、重慶、武漢等4家區域性股權市場簽署綠色通道、公示審核監管合作備忘錄,與北京、天津、山西、遼寧、上海、江蘇、安徽、江西、齊魯、中原、湖南、廣東、新疆、青島等14家區域性股權市場簽署綠色通道監管合作備忘錄。針對其他暫未簽約的四板,全國股轉公司將密切溝通、繼續摸排,后續擬按照“成熟一家、簽約一家”的工作思路持續開展簽約工作。
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總經理隋強表示,監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標志著四板創新型企業進入公開市場的“快車道”正式貫通,三四板互聯互通邁出關鍵一步,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區域性股權市場孵化培育功能,夯實新三板、北交所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紐帶作用,健全創新型中小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更好服務于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商慶軍介紹,截至目前,新三板已累計服務了近1.4萬家企業,幫助企業融資5928億元。目前掛牌的6279家公司中,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占比分別超過93%、91%,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超過一成。一大批中小企業經過新三板培育服務,實現規范發展,累計有659家掛牌公司在滬深北交易所上市。
隋強表示,下一步,北交所將以此次簽署監管合作備忘錄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四板市場的合作交流,完善工作機制,推動綠色通道和公示審核等舉措平穩落地,合力提升服務質效。
一是深入推進三四板全方位合作。北交所將以掛牌通為引領,繼續推進三四板的信披通、監管通、技術通、賬戶通,形成新三板與全國35家四板制度化、常態化、體系化的全面合作,共同營造由新三板輻射帶動四板的多層次資本市場良好發展格局。
二是聚焦專精特新企業服務。將研究制定專精特新企業綜合服務行動計劃,持續開展“開門服務、直達服務、精準服務”,助力“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促進資本、信息等各類資源要素向專精特新企業聚集。
三是發揮合力賦能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以及證監會的相關工作部署,加強與各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協同聯動,為地方政府實施區域產業支持政策、精準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抓手,通過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平臺功能,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