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勇
因抵押的資產被法院裁定以物抵債,*ST商城三季度業績大幅下降。據公司10月21日披露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虧損3.61億元,其中第三季度就虧損了3.13億元。
抵債影響業績大幅虧損
公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57億元,同比增長78.71%,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465.75萬元,同比大增197.06%。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規模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可以看到公司經營管理層今年所做的努力。”有不愿具名的市場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不過受抵押資產被法院裁定以物抵債的影響,*ST商城三季度凈利潤出現較大幅度的虧損。
據9月27日*ST商城發布的公告,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經相關債權方申請,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沈陽中院)對公司全資子公司沈陽商業城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業城百貨)名下2處自有房產及附屬土地使用權發起了兩次拍賣和一次變賣,均未成交。后經債權方申請,沈陽中院裁定同意以物抵債。此次資產抵債對公司當期凈利潤的影響約為-2.91億元。
三季報中,*ST商城也表示,業績大幅虧損,主要系公司全資子公司商業城百貨抵押的資產被法院裁定以物抵債,損失額記入其他收益所致。如果刨去此方面及相關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今年前三季度,*ST商城扣非凈利潤虧損7471.82萬元,其中第三季度虧損2618.42萬元。
“*ST商城最核心的問題在于其主營業務為傳統百貨業態。在云消費時代,線上銷售打破了時間、空間和地域的障礙,而且沒有線下門店的鋪貨、人員和租金成本。”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認為,對于*ST商城目前的主營業務,出路在于業態再造的根本轉型。意味著徹底改造線下門店,從零售中心向生活方式中心轉型,重構核心競爭力。應以藝術、時尚、沉浸和IP為核心,重構線下門店的業態結構、品牌結構、環境設計和營銷模式。
預重整仍在繼續推進中
相對經營業績上的持續虧損,凈資產大額負值對于*ST商城來說是更為緊迫的一個問題。因2022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值,且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ST商城股票在2022年度報告披露后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如果在今年年底前*ST商城凈資產仍然無法實現轉正,根據相關上市規則,公司股票可能在2023年度報告披露后被終止上市。
公開披露信息顯示,今年4月份,*ST商城收到沈陽中院送達的《通知書》,債權人上海佛羅倫思服飾有限公司以*ST商城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沈陽中院申請對*ST商城進行重整并同時申請對公司進行預重整。據*ST商城10月10日披露的最新進展,公司各項預重整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公司正積極協助公司臨時管理人推進預重整階段的相關工作,包括與相關意向重整投資人積極磋商洽談等事項。但截至該公告披露時,尚未簽訂重整投資協議。
*ST商城在公告中還提示,能否進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確定性,預重整為法院正式受理重整前的程序,公司預重整能否成功存在不確定性。如果公司預重整成功,法院將依法審查是否受理重整申請,公司能否進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確定性。
“積極推進重整對公司非常重要,順利完成重整可以幫助公司解決財務困境,重新調整債務和資產,恢復經營能力。”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如果未能進入重整程序或最終重整失敗,將會給*ST商城的生產經營帶來嚴重影響。
三季報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ST商城凈資產為-5.60億元。前述不愿具名的市場人士認為,*ST商城能否在年底前實現凈資產轉正,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公司能否在年底前順利完成破產重整,重整已成為公司目前的重中之重。
(編輯 孫倩)